網際網路的使用藝術 2.0
下面這篇文章是十幾年前寫的,有些人覺得這名字不太切題,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這個名字,最近有些小省思,想在這基礎上再做點論述,比較能貼合近代科技,大家可以先讀完我的原文,或者直接往下捲到新的2.0版本。 網際網路的使用藝術 醞釀了一個多月,一直在衡量如何取評斷以及區分孰優孰劣,然而評斷總是不好, 也因此,本文會盡量少去判斷,而是以指引的方式來引領大家體解何謂網際網路, 何謂藝術。 網路之功能在於溝通,至於溝通的內容如何就難說紛芸,一般人可能認為網路就是 上上網、寫寫信、聊聊天,然後藏在後面的卻還有許許多多的未知存在,然而這是 一篇介紹文章,而非統整文章,許多東西都只是點到為止。 網路資訊分為文字、影像、聲音等等等,然而最主要的部分在於文字,網路生活與 過去的差異在於隨手可得的文字讓我們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,而多樣化的資訊 則讓文字無法呈現的資訊也能躍然紙上,然而在這許許多多的資訊來源中,我們要 如何擷取與尋找則是一門學問。 資訊的接收可以分為主動與被動,一般人都是所謂的被動接收者,所有資訊透過轉 寄或者資訊提供者的主動寄發而將資訊放到你的手上,這種方式對於一般人來說是 最為方便的方式,而且發展至今,許多接收者都會隨手將資訊又轉寄出去,這造成 一些問題: 1.重複:同一封信可能會收到許多次,而有些人甚至就重複地轉寄了許多次。 2.品質:收到一大堆信件後,你真正會去看的可能只是少之又少的內容,其他的東 西可能對你一點用都沒有,甚至對所有人都沒用,還可能出現一些錯誤的觀念與資 訊,錯誤或者無用的資訊就稱之為垃圾,這對許多人造成了某種程度的困擾。 3.法律:一筆資訊是否可以合法轉寄不止,很少人會去思考,基本上,如果原作者 歡迎大家散播,那這筆資料就可以到處寄送,但是只要原作者並未同意或者您也並 未詢問原作者之下就轉寄原作的資訊,可能就有法律上的問題。 4.犯罪:當大家養成了轉寄習慣,許多人便開始利用這個習慣去從事一些不合法的 事情,並且藉由這種有效率的散播方式,將一些騙局以及非法交易傳遞到每個人手 中,能夠判斷其正謬之人自然不會受當,但是卻有許多人會因此蒙受損失。 雖然轉寄資訊有這些問題,但是整個行為對於網路發展卻有某些正面的價值,他促 進了資訊的...